随着各类诈骗手段的层出不穷,骗子们的诈骗套路也是五花八门,令人防不胜防,有些不法分子甚至将黑手伸向了一些“病急乱投医”的人。
近日,永福法院审结这样一起诈骗案:案件的被告人肖某,谎称自己在永福县公安局、检察院、法院均有亲戚,可通过关系帮受害人曾某办结一起经济纠纷刑事案件,骗取其10万余元人民币,不料将自己送进法网。
“病急乱投医”被骗不自知
事情得从2017年10月说起,曾某因一起经济纠纷刑事案件,向朋友多方打听追回钱款的办法。一次饭局上,经朋友介绍认识了“能人”肖某,肖某自称有“亲戚”在县公安局、检察院、法院担任重要职务,可通过其“亲戚”疏通关系,迅速帮曾某办结这起经济纠纷刑事案件。但肖某表示,现在是人情社会,关系再好也要花钱打通各方面的关系,“好处费”肯定是要的。一个急于追回自己的钱款,一个贪念出笼,蠢蠢欲动,就这样一出“追债”大戏由此拉开序幕。
“兄弟”花式索要钱财
“你就放心吧,既然收了钱,兄弟我就肯定会办到!”肖某说道。心情急切地曾某相信了肖某的说辞,相互留下联系方式,与对方称兄道弟。2018年1月开始,肖某虚构事实并以需要“打点关系”等事由陆续向曾某索要现金、烟酒、礼品等款物,曾某先后通过直接给现、微信转账、银行柜台转账等方式给肖某共计103506元,用于送礼打点。但收钱后,肖某多次以托关系办案、亲戚是大领导工作繁忙等理由欺骗曾某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钱越花越多但案件却进展缓慢,曾某对肖某产生怀疑。肖某有所察觉后,为了稳住曾某,肖某伪造逮捕通知书给曾某签字,并告知曾某案件被移送到检察院,逃债的人已被逮捕,且案件被压下。
2018年9月底,曾某带着满心疑惑来到检察院询问案件相关信息,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没有这个案子,这时,肖某才知道到自己被骗了。此后,经曾某多次催讨,肖某通过微信转账退还曾某5000元,余下款项已全部挥霍无余。于是,曾某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2019年4月,肖某被海口铁路公安处抓获归案。
贪念一时起,污点随一生
法院认为,被告人肖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,数额巨大,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。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、性质、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,依法判决被告人肖某犯诈骗罪,判处有期徒刑四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;责令被告人肖某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98506元。
俗话说“有病乱投医”,投医不成反被耽误。同理,有事乱“托人”“找关系”,也很可能上当受骗,受害人情急之下会失去对事实的判断,而犯罪分子往往也会利用受害人急切的心理进行诈骗。此案中,肖某宣称拥有“关系”可以帮忙“追债”,以此行骗,触犯法律必然受到严惩。其实他的骗术并不高明,但受害人一时失去了理智判断,使得肖某得逞,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。
像这样打着“找关系”幌子的骗财案件时有发生,政法部门表示,在办案时绝不会办人情案、关系案、金钱案。在法制社会的今天,司法程序是不会被某个有“门路”的人任意操纵和更改的,千万不要随便相信所谓的有关系的“能人”,以防上当受骗。